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非特征谐波研究

    陈建福,夏道止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求解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非特征谐波的计算方法,它综合考虑了引起非特征谐波的各种因素,包括静补参数不对称、系统电压含负序成分以及静补触发角间隔不等,并考虑了谐波电流流入系统后的影响.计算采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本方法可用于研究静补非特征谐波的特性、电压畸变对静补运行的影响以及滤波器的设计。通过算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压畸变、静补触发角间隔不等对非特征谐波有较显著的影响。

    1990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研究

    余贻鑫,栾文鹏

    本文揭示了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的性质,并推荐了一种实用的动态安全域和一种失稳模态识别指标。

    1990年01期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 ]
  • 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联合振荡计算方法

    马东升,王维俭

    本文采用梯形积分法,离散集中质量轴系模型的运动方程,并用数值稳定性好的雷卡迪传递矩陈方法计算轴系的扭振瞬态响应,实现了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联合振荡过程的时域仿真。文中导出的机网接口方法,可以方便地用于发电机与电网差分方程的联解,通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重合闸过程的计算,初步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1990年01期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的数值计算—空间矢量法

    方富淇,张志坚

    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中,应计及同步发电机内部的暂态过程,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不少学者已对机—网暂态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1][2][5]。本文首先导出了以常见的参数,如Xd、X′_d、T′_d、等来表示的同步发电机等值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讣算公式,然后用微分导纳和理想电流源模拟等值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得到一个新的发电机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机端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结果与用文献[5]所提出的方法计算所得结果相一致,说明了它的正确性。这一新的数学模型便于在应用空间矢量法进行机一网暂态计算中实现机一网接口。

    1990年01期 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多机AC-DC系统非线性协调暂稳控制

    荆朝阳,韩祯祥

    本文根据变结构理论和微分几何控制的思想,针对多机AC—CD电力系统暂稳控制问题提出处理某一类非线性互联系统的分散非线性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物理特点选取非线性滑行平面,以使系统进入滑动运动后表现出线性特性,这样可以方便地借用线性控制理论设计滑行平面参数,所设计的控制器是分散的,且参数容易选取。该方法的另一优点是滑行平面和控制器设计都是在子系统级进行的,非常适合于电力系统这样典型的大系统。从AD-DC暂稳控制的物理特性出发,我们从理论上证明了全局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处理电力系统暂稳控制的有效手段,控制器对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1990年01期 4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的一种新算法

    毛承雄,樊俊,O.P.Malik,G.S.Hope

    本文研究采用奇异摄动原理进行电力系统动态仿真计算。在隐式积分法中,新算法可以棒代牛顿迭代法同时求解差分方程和电力系统网络的代数方程,从而大大提高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的计算速度,同时可保证足够的精度。文中对同步发电机和两种典型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1990年01期 53-5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研究

    陈礼义,尹小华,戴宏伟

    本文论述了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包括小干扰稳定性判别定理:小干扰稳定性判据和潮流解仔在性的关系;电压稳定性和潮流解存在性的关系。提出了求解小干扰稳定边界附近临界潮流解的数值延拓法以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算例的结果与电力系统实际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1990年01期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论自动准同期原理

    李先彬

    本文试图把自动准同期问题纳入闭环控制系统,以预报环节抗干、噪能力为出发点,按照“一代元件,一代原理”的技术观点,系统地论述了自动准同期动作原理的几个发展阶段。作者认为有利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科的自我完善。

    1990年01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利用微机对发电机转子两点接地保护新原理探讨

    吴济安,史世文

    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机实现的隐极同步发电机转子两点接地及匝间短路保护新原理。理论分析表明方案具有较好的故障反映能力。通过电机饱和因素的考虑和采取防误动措施,实现的保护具有高性能。保护已在8086微机上成功地实现。

    1990年01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关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暂态过程的研究

    俞有瑛,盛惠兴

    用EMTP程序对国产某33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短路暂态过程进行模拟,显示了电路各参数分别取不同值时的残压波形。 着重分析了故障相位和谐振型抑制器对CVT暂态过程的影响,并显示了谐振型抑制器对CVT暂态响应的巨大影响。 最后指出,目前对CVT暂态性能尚不能制定分类标准。继电保护使用者应向CVT制造者咨询产品性能资料。

    1990年01期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零序保护整定计算中互感电路的计算方法

    魏家鼎,陈永琳

    本文是目前已在东北、西北和华东等网局实际使用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程序》中对零序互感电路处理方法的总结,它以“叠加回代法”为基础,给出的互感电路在各种状态下的计算格式,计算步骤简单,占用内存少。经过近三年的工程计算实践考验,证明该算法简捷可靠。

    1990年01期 92-10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压电压互感器的故障树及其分析

    江荣汉

    本文在广泛调查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将可靠性技术中的故障树分析用于电压互感器,构造了一种110KV以上电压互感器的故障树,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为高压互感器的可靠性设计、制造、试验与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1990年01期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CRHS微机保护仿硬件开发系统

    陆于平,李莉

    CRHS系统提供了一种完善、通用的微机保护软件调试手段。解决了以往调试保护需要待实际硬件制造出来后才能真实地进行调试的困难。为微机保护研制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开发手段。本系统具有十余种完善而又先进的仿真功能,使用十分方便。

    1990年01期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柴油发电机组的微机保护与安全监控

    黄益庄,郭梁,李雪冰

    本文介绍一个用于石油钻机的柴油发电机组的微机保护与安全监控装置的功能、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特点,同时分析了可控硅电驱动石油钻机的工作状态及其供电系统的特点。这是微机保护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原理与技术对其它应用场合的柴油发电机组也有普遍意义。

    1990年01期 120-125+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变电站避雷针设计专家系统

    刘崇德

    本文简述专家系统原理在直击雷保护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笔者研制成功的变电站避雷针设计专家系统。

    1990年01期 12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组织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体会

    <正>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于1952年。但1966年前,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很少,真正较广泛地开展科研是近十余年的事。十余年来,我们逐步形成了“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电力系统仿真及其应用”、“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配电系统自动化”和“多微机保护控制一体化系统”等几个科研组合。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对如何组织科研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1990年01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学科研的几点体会

    <正>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交通大学同龄,中间经过各种变化,特别是1956年迁校、1960年学校领导归口国防科委,力量和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得到了明显的发展,教学、科研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在校本科生近500名,研究生30名左右,现有教师18名(含继电保护和自

    1990年01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专业教学委员会继电保护小组八九年工作会议在重庆大学召开

    陈德树,吴希再

    <正> 高校电力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继电保护小组1989年3月27日至3月31日在四川省重庆大学召开工作会议。 在与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了如下任务:1、落实了第三轮教材第一阶段正式编审出版计划,确定了主、参编人选和出版日期;2、基本落实了第三轮教材第二阶段的正式编审出版计划,基本确定了主、参编人选和出版日期;3、部分讨论了第

    1990年01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章程

    <正> 一、本刊为全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的学术刊物,为正式出版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本刊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编辑委员会领导,由编委会聘请组成的编辑部负责日常编辑出版工作; 三、本刊主要刊登在学术年会上经宣读和讨论的优秀论文,对于未经宣读

    1990年01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