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志炜,胡国根,韩祯祥
本文利用分叉理论对电力系统中电压静分叉失稳与同步静分叉失稳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并根据所得出的条件 ,相对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状况 ,分析了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关联性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2000年01期 1-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洪哲,邓集祥
本文采用 Hopf分歧理论结合相关因子法研究探讨电压稳定性问题 ,Hopf分歧理论比较全面地考虑系统的非线性性态 ,能够比传统的分析方法更深刻地探讨电力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稳定问题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功角稳定问题和电压稳定问题联系起来提供统一的数学分析基础。
2000年01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祝滨,刘耀年,祝洪博
本文将同伦算法引入到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中 ,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 ;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强 ,收敛性好的优点 ;用这种神经网络进行了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 ,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0年01期 11-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奎,林荫宇,甘兴国,杨传忠,谢长科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的无功规划问题 ,本文在分析简单遗传算法 (SGA)缺陷的基础上 ,在 SGA中引入 Boltz-mann生存机制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退火选择遗传算法(AGA)。对 IEEE3 0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 ,该算法收敛速度快 ,逃脱局部极值的能力强 ,对电力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2000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提兆旭,龚昱,徐剑,周继馨
本文运用带负载变压器分接头转换器 (OL TC)的非线性动态关系 ,用阻抗性负载及退耦的无功—电压关系 ,对M重 OL TC网络模型的电压稳定域作了分析 ,通过合并多维矩形域的方法形成分接头的动作范围。最后对 2 OLTC系统的稳定域的形成作了较详细地分析。
2000年01期 20-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承学,丁书文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半波富氏算法消除衰减非周期分量对基波分量影响的快速算法 ,新算法的数据窗是半个周期的采样值加两个采样点 ,而其滤波效果远远优于半波富氏算法。该算法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任意衰减时间常数 τ的非周期分量对基波分量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仿真试验表明 ,新算法具有滤除衰减非周期分量能力强、计算简单、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00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崔岚,栾兆文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 (ANN)和快速付里叶变换 (FFT)技术进行预想事故快速筛选的方法。利用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迭代一次法 (1 P-1 Q)分别构造了反映预想事故严重程度的有功性能指标 PIp和无功性能指标 PIv,同时还构造了一个多层感知型神经元网络并用BP算法加以训练。神经元网络的输入经过快速付氏变换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算例表明 ,本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计算精度 ,且性能指标的构造避免了遮蔽现象的发生 ,同时 ANN的特点也使得预想事故的筛选速度大为提高。
2000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陆进军,黄家裕
本文首先介绍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简称 OOP)的基本特征、概念和方法 ,然后 ,从电力系统模型、稀疏矩阵处理、通用潮流类的构造等几个方面具体描述如何运用 OOP方法进行电力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2000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胡志坚,张承学,陈允平,丁书文
STUDING AND REA本文首先介绍了互阻抗线路参数带电测量的原理及数学模型、参数测量问题的参数估计方法 ,通过利用 GPS作为异地测量的同步信号和获得各条线路公共的电压参考这两个技术关键的实现 ,给出了按上述原理进行测量的接线图、带电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图和软件算法 ,最后给出了模拟试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本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00年0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朱永利,栗然,刘艳,O.P.Malik
由于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厂站数量大 ,所以用常规的图形编辑方法生成厂站主接线计算机图形是一项非常费时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厂站主接线图形自动生成新方法 ,该方法用框架技术表示电网和厂站拓扑结构 ,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进行各种母线的支路分析 ,并总结出屏幕上下两部分图形布置与画法的对称转换关系 ,本文所述方法已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中得到实际应用。
2000年01期 41-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蔡泽祥,申洪,王荔
具有 FACTS控制的 EEAC法暂稳分析的关键是如何在 EEAC的等值系统中计及 FACTS控制的影响。本文将 FACTS对暂态稳定的作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串联和关联控制来描述 ,适合于 EEAC各种方法和各类 FACTS控制器。本文基于 EEAC法研究了三种典型的 FACTS控制器 (TCSC、STATCON、UPFC)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并应用电科院电力系统综合仿真程序进行了校核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2000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一江,周有庆,易理刚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元方法实现输电线路的单片机反时特性曲线的新技术。该技术在对故障电流量进行测量、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 ,采用三种典型的反时限特性方程 ,基于自适应神经元的方法 ,综合考虑线路故障状态的特征 ,使用三个自适应神经元 ,并根据单个神经元的智能控制算法 ,推导出自适应神经元的反时限保护特性算法 ,从而解决了单片机不能实现的反时限指数运算 ,减小或消除了采用查表法的相对误差和时延。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000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