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伟,陈谦,蒋平
在对称分量解耦 -补偿理论基础上对各种电力元件建立了谐波潮流计算时的模型 ,提出了基波 -谐波部分解耦的潮流算法 ;建立了变压器三序模型 ,可以处理变压器的大多数联接形式 ;不但建立了三相不对称线路在对称分量坐标下的解耦 -补偿模型 ,而且对三相不对称负荷在谐波潮流计算时的处理做了深入的研究 ,建立了实际可行的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配电网谐波潮流部分解耦算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与性能良好的 PQ解耦法结合 ,形成了实用的电力系统三相谐波潮流计算程序
2004年01期 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0 ] - 汤必强,陈允平,邓长虹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复合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该网络由一个 Kohonen网络和若干径向基函数网络组成。通过遗传算法的优化 ,复合网络的学习性能和聚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对华中电网算例的仿真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4年01期 6-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4 ] - 黄绍平,彭晓,浣喜明
在无功补偿等应用中 ,需要检测出电网的无功量。本文阐述了无功电流幅值、无功功率、瞬时无功电流微机检测的原理与方法 ,并给出了微机检测的原理电路。它们有不同的应用场合 ,无功电流幅值和无功功率的检测适用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 SVC)等方面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瞬时无功电流检测适应于静止无功发生器 ( SVG)、有源电力滤波器 ( APF)等要求更高的应用场合
2004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索南加乐,单亚洲,李怀强,陈福锋,杜正春
根据牛顿法的基本原理 ,本文基于配电网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不对称配电网的三相常雅可比潮流算法。该算法引入内节点来处理平衡节点处的三相电压不平衡 ,同时对负荷节点进行了合理的假设 ,最终得到的雅可比矩阵为常数矩阵 ,在迭代过程中保持不变 ;同时算法不解耦 ,不受大的 R/X的影响 ;该算法对有环配网也同样适用。文中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 ,表明该算法有可靠的稳定性和好的收敛速度
2004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59 ] - 李明,梁小冰,程丽
本文结合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和线性 H∞ 控制理论形成的鲁棒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详细设计并推导了交直流联合输电系统的鲁棒非线性稳定控制器决策 ,并就其特性及其作用给于了讨论 ,为将来进一步的仿真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4年01期 19-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1 ] - 吴启涛,王琦,纪延超
本文详细推导了具有任意桥路数的 PWM静止无功补偿器 ( PSVC)采用多桥叠加技术消除谐波的内部机理。从理论上证明了 :通过多桥叠加 ,可以使各个桥路所产生的谐波电流部分地相互抵消 ,从而使补偿电流中的谐波含量大大减小 ;通过分析得出 :在满足相同谐波含量要求的情况下 ,开关频率与桥路数成反比。因此 ,在相同补偿容量下 ,多桥 PSVC的开关频率可以远远低于单桥的开关频率 ,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开关损耗降低 ,效率提高。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04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王良缘,吴政球,傅海燕,匡文凯,刘堂伟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 ,输电网的输电能力对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不仅能指导系统调度员的调度 ,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而且本身还具有市场信号的作用 ,能指导市场参与者进行各种商业行为 ,有效利用发电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提出了基于内点法的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最大可用输电能力算法 ,并在求解过程中结合了性能优越的行主元约当逐行消去法。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迭代次数少、计算时间短、数值收敛性好等优点 ,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实际应用前景
2004年01期 28-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5 ] - 石国萍,田立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用于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 UPQC)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对系统中的电压暂态扰动及电流稳态谐波的检测与现存的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满足 UPQC对系统进行实时补偿的要求 ,并且通过电压暂态扰动及电流稳态谐波检测的数字仿真 ,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04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1 ] - 肖鸣,李林川,张健
根据分段竞价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按机组实际报价段数分段的分段竞价电力市场竞价算法 ,考虑将日负荷预测曲线按相应机组的报价段数水平分段 ,各分段的出清价就是该段发电厂的实际报价 ,其结算电量可按实测各电厂的出力计算得出 ,安排中充分考虑到水电机组的水量限制 ,最后进一步优化组合基荷机组达到总体的优化方案。通过算例系统的计算表明这种竞价算法计算简单 ,能更好地满足电力运行的条件 ,在经济上优于按照统一出清价结算的分时竞价方法
2004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0 ] - 张家亮,赵菁,彭慧敏,朱清海,谢维廉
自动发电控制 ( 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的历史已有 40多年 ,并在 2 0多个省级电网得到应用。本文在 AGC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介绍的基础上 ,对电力市场条件下 AGC作为辅助服务的上网竟标、调控算法及结算进行探讨 ,提出了基于费用优化的区域功率分配系数求解方法
2004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0 ] - 孙力勇,王壬
在电力市场中 ,占发电份额较大的发电公司可以通过减少发电量 ,致使电价上升 ,从而获得比多发电情况下更多的利润。但发电总量减少 ,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 ,并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不稳定 ,因此 ,采取相应对策 ,限制发电公司市场力的发挥 ,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差价和约就是很好的措施之一。文中 ,首先建立了电力差价和约市场的模型 ,并分析了发电、购电公司的策略行为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同发电成本函数情况下 ,差价和约对电量的影响 ,最后结合算例 ,证明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2004年01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4 ] - 张炳达,李建良,马忠坤
为处理好变电站故障诊断问题中故障源和故障征兆间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 ,本文提出了基于故障群组合优化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建立保护配合的 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 ,用状态转移方程分析模型的动态特性 ,从中获取所有故障群 -征兆群对子。创建故障群组合匹配已知故障征兆的适应度函数 ,并用遗传算法搜索出最优诊断解。实验证明 :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辨识出故障源 ,而且能提供保护装置拒动、断路器装置拒动、信号传输错误等信息 ,对现场人员迅速确认故障设备非常有利
2004年01期 52-5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 ] - 彭方正,房绪鹏,高奇,顾斌,钱照明
提出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一种新型拓扑 ,它包含两个交流侧面对面连接 ,而不是通过公共直流环节背对背连接的逆变器。该新型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 )两个逆变器间没有有功功率交换 ,两个逆变器仅提供或吸收无功功率 ;2 )级联式逆变器可以用于这种结构 ,因而取消了传统的磁接口——曲折变压器 ,大幅度减少了功率损耗 ;3 )在许多负载情况下 ,所需要的逆变器容量可以大大减少 ;4)模块化的级联式逆变器和它的冗余性使得这种新型结构更具设计的灵活性和实现的可靠性。仿真结果清楚表明 :在所需的容量方面 ,新型拓扑比传统拓扑更具优势 ,实用 ,实现更容易
2004年01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2 ] - 刘修宽,刘彦,赵迹,纪延超,柳焯
本文在相间功率控制器 IPC的‘控方主导’特性及其成立条件的基础上 ,假设东北、华北电网绥中 -姜家营 5 0 0 k V联络线降压接入 IPC运行 ,分别模拟华北电网低电压等级节点发生短路故障 ,部分发电机组退出运行 ,支路发生断线故障以及东北、华北电网负荷总体变化等情况 ,对联络线潮流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仿真计算表明 ,IPC的控方主导特性可以有效控制联络线潮流变化 ,且受控方发生故障时对控方电网影响不大
2004年01期 62-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左飞,周家启
配电网络重构作为优化网络、降低线损的一项重要手段 ,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 TS算法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启发式寻优技术 ,适合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 ,并能以很大的概率跳出局部最优解。本文介绍了配电网络重构的相关知识 ,并尝试将 TS算法用于求解配网重构问题。另外 ,本文通过对寻优过程的有效控制 ,避免了在寻优过程中大量不可行解的产生 ,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演算 ,证明了 TS算法对于求解配网重构问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4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51 ] - 王麾,佘焱,王晶晶
在对基本的 DCT域分形图像压缩方法进行分析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即基于自适应分类加权最小二乘法的 DCT域分形图像压缩方法 ,并使用基本方法和改进方法对标准灰度图像分别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在 PSNR下降很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编码速度
2004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王立伟,房大中,钟德成
传统的机电暂态仿真对 HVDC和其它 FACTS电力电子装置采用准稳态模型 ,因而不能仿真它们的瞬变电压、电流特性。而电磁暂态仿真程序 (例如 EMTP)受计算规模的限制 ,一般要对研究对象的外部电力系统进行等值化简 ,因此不能反映系统机电暂态过程对电磁暂态过程的影响。本文介绍的混合仿真算法为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对电力网络采用准稳态模型 ,而对待研究的电力电子装置 (例如 SVC)使用电磁暂态模型 ,两种仿真的结合使用了本文发展的考虑系统频率偏移影响的接口技术。本文介绍的混合仿真算法为研究HVDC和 FACTS等电力电子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004年01期 74-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7 ] - 王宾,潘贞存,宋洁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低压用户开始关注电能质量问题。而到目前为止 ,实际应用中的电能质量监测主要是基于系统侧来考虑的 ,监测节点主要选在变电站以及关键用户接入点处。本文分析了与低压用户密切相关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 ,指出从墙上电源插座采集电压信号 ,对低压用户而言 ,就可以完全掌握其电能质量状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低压用户侧的电能质量监测的思路 ,探讨了相关的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方法
2004年01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6 ] - 赵亮亮,陈超英
提出了暂态仿真中一种三相自耦变压器的模型 ,该模型将自耦变压器用理想自耦变压器处理 ,并应用受控源原理和修正后的阻尼梯形法推导出了对应的综合友模 ,易于在暂态仿真中建立节点电压方程。由于考虑了自耦变压器绕组间电的联系 ,使暂态故障仿真中自耦变压器一侧故障对另一侧的影响变得直接而准确。该模型经各种故障下的仿真计算 ,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2004年01期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45 ] - 金肇光,梁奇峰,黄少先
介绍了一种由计算机与网络仪表构成的电力数据实时测量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性好 ,精度高 ,维护方便 ,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而且能与上位计算机进行联网 ,实现电力数据的远程监控
2004年01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2004年01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