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基于多Agent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研究

    罗朝春,涂光瑜,罗毅,盛戈暤,吴军

    将多Agent技术引入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设计中,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广义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模型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设计为由用户Agent、通信Agent、数据管理Agent、协调Agent和多个应用Agent构成的多Agent系统。对Agent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设计,并讨论了多Agent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2005年03期 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9 ]
  • 一种新的优化潮流模型

    孙刚,余贻鑫

    为了将电力系统的总发电成本降至最低,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潮流算法和模型。借助静态安全域计及静态安全约束,建立了支路角与有功注入功率的关系式,并将支路角确定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计算,方便快捷地得到最优调度方案。通过对New-England系统和我国某省实际电力系统所进行的计算,证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模型还可以提供优化后系统各支路的安全裕度,以便调度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

    2005年03期 6-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5 ]
  • 数据仓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叶彬,曾伟民,肖治华,郭创新,朱承治,曹一家

    针对现阶段电力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企业级数据仓库为数据中心,并描述了电力企业基于数据仓库策略的信息系统模型的总体设计;为解决异构系统数据提取困难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CIM/XML的数据登台方案;为电力企业数据仓库维度模型的设计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分析。

    2005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66 ]
  • 电网暂态电压扰动信号的监测软件研究

    杨佳,黄治清

    电网暂态电压扰动信号的监测是关系到电能质量改善的首要问题。针对电网暂态电压扰动信号的识别及捕获进行研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出了监测软件,通过仿真及在线运行测试实验验证了该软件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使用该软件可以获取可靠的数据源和暂态扰动信号的有用信息,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评价电能质量。

    2005年03期 15-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8 ]
  •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IGBT变频器控制研究

    祁春清,梁中华,索迹

    针对IGBT变频器死区时间设置的问题,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建模理论应用到死区时间的设置上,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控制IGBT变频器的死区时间,这种探索也为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电力电子方面打下了基础。

    2005年03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 ]
  • 电子式软启动下感应电机的启动过程

    贾国荣,张方

    用混合变量改进方法建立感应电机模型,通过控制单元在主电路拓扑的变化下,采用双向晶闸管控制高压电机软启动。该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电机启动时定子电流和转矩变化情况,整个操作控制精确,效果明显,对实际应用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005年03期 24-2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3 ]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实验研究

    张代润,宋婷婷,陈洲,黄念慈

    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介绍了30kVA三相四线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和试用情况,给出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现场实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谐波抑制和/或基波无功补偿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以接受的。

    2005年03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49 ]
  • 磁集成技术及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乔蕾,刘永强

    功率磁性元件广泛用于电力电子装置中,它担负着磁能的传递、储存以及滤波和电气隔离等功能,采用磁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和损耗,提高功率密度和工作效率,改善输出纹波。本文综述了磁集成的概念、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2005年03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04 ]
  • 考虑馈线自动化的用户停电时间计算

    任震,邹兵勇,万官泉,黄雯莹

    给出了计算辐射状馈线上考虑馈线自动化的用户停电时间的通用公式,不但可以用来分析不同开关设置对用户可靠性的影响,还可以用于在考虑用户的情况下预选设置方案的择优。最后以IEEE-RBTS母线5为例对公式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2005年03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6 ]
  • 应用于高压电缆的光纤分布式温度传感新技术

    陈军,李永丽

    光纤分布式测温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实现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新技术。它能对光纤沿线的温度场进行分布式的连续检测。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测温原理,以及其在高压输电电缆内部温度监测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光纤安装方式对测温精度的影响。

    2005年03期 47-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55 ]
  • 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电能质量暂态数据压缩

    潘文霞,李春林,史林军

    针对电能质量暂态扰动数据高频分量频率高(最高达到MHz)的特点,在小波压缩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电能质量数据压缩,利用最佳小波包基的快速搜寻算法对高、低频分量同时进行分解,再对扰动数据进行压缩重构,并将其与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方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压缩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得到数据的失真率比传统小波的压缩方法低。

    2005年03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8 ]
  • 电动加载实验台多余力消除方法

    朱红,齐蓉,李玉忍

    介绍了电动加载系统的硬件平台,分析了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产生机理,介绍了角加速度和多余转动惯量的求取,并对多余力的消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解决了电动加载系统多余力消除的问题。

    2005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7 ]
  • 电能表中互感器角差的纠错算法

    龙军

    提出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角差补偿的新算法。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具有电感和电阻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在实际测量应用中人为地造成一个RL电路的暂态过程,采用数字微分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算出RL电路的频率和时间常数,进而计算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角差。提出了电能表中补偿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角差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大大地提高电能表的计量精度。

    2005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3 ]
  • SVC和STATCOM交互影响分析及单神经元控制器设计

    颜楠楠,江全元,邹振宇

    建立了装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扩展Phillips-Heffron模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SVC和STATCOM多个控制器之间存在着负交互影响的可能性。针对负交互影响,对SVC和STATCOM设计了自适应单神经元控制器,并应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消除SVC和STATCOM多个控制器之间存在的负交互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2005年03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76 ]
  • 基于CIM的集控站仿真培训建模支持系统

    赵菁,孙晖

    着重探讨了集控站仿真培训建模支持系统中如何基于CIM公共信息模型,以面向设备的建模方式实现图形数据库一体化的问题。从仿真培训建模的要求出发,讨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提出了图形建模系统的基本思想、结构和功能,描述了图元作为建模基本单位的定义方法和以图元库为手段的图元管理方法,同时给出了与CIM模型相符合的图元连接端子的设计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设备连接关系(拓扑)自动生成的方法。

    2005年03期 69-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66 ]
  • 改进的模糊聚类算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陈柔伊,张尧,武志刚,陈泽淮

    针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初始值c值的给定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因素以及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无法自我调节的缺陷,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并采用一种新式的双码染色体编码方法对传统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将这一自适应的SFGO(SamplingFuzzyc-meanswithGeneticOptimization)算法运用到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005年03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71 ]
  • 边际网损系数法中的网损分摊调整方法

    伍期刚,程浩忠,刘梓洪

    边际网损系数法由于能够反映各节点造成全网网损的微增成本信息,提供经济信号,已成为国外电力市场中最典型、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网损分摊方法。完全的边际网损系数法(FMLC)能提供最好的经济信号,但它不能保证所分摊的总网损与系统实际总网损一致,所以需要对该方法所分摊的网损量进行调整。本文应用比例法来调整网损分摊量。IEEE-14、IEEE-30和华东电网2243节点系统的算例表明:比例法合理地分摊了系统总网损,使之与实际总网损一致,并且,使用比例法后,保持了边际网损系数法的经济信号。

    2005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61 ]
  • 基于GPRS通讯技术的新型配变远程监控系统

    路小俊,吴在军,郑建勇,胡敏强

    结合GPRS通讯技术的特点,介绍一种基于GPRS网络和B/S结构的配变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详细阐述基于ARM控制器及TC45GPRS通信模块的配变监测器的硬件实现方法,最后分析了这种配变远程监控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优势。

    2005年03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61 ]
  • 新型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邱杏飞,吴为麟

    为满足供配电系统的要求研制一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改进的新型智能控制器,文中阐述了它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并简单介绍了软件及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该控制器体积小、性能优,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

    2005年03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5 ]
  •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教学研究

    齐晓慧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是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依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探讨了一种从实际中引入问题—展开剖析问题—在实际中应用理论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5年03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57 ]
  • 通用继电保护微机型实验装置的设计

    魏宜华,焦彦军,张新国,张延冬

    针对目前微机保护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国内高校微机保护实验的现状,分析了各类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所需要采集的模拟量情况,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微机保护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以及基于DSP和PC104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对其实现方法和其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系统能够承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课程的教学实验。

    2005年03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