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铖;蔡国伟;杨德友;孙琦;
应用PV曲线法对基于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风电场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分岔理论的方法来分析考虑双馈风机无功限制影响的风电场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情况。通过含有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的IEEE30节点算例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无功极限对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双馈风机功率极限对电压稳定裕度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分岔类型。DFIG的无功极限下系统的分岔类型不同,对风电接入系统的裕度影响不同。考虑DFIG发生的不同分岔可以更真实揭示系统的失稳原因和提供实际裕度。
2013年01期 v.25;No.11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龚小雪;程浩忠;陈楷;李子韵;
微网技术的发展,将对配电网接线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城市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微网接入对配电网接线模式可靠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通过改变微网的接入容量和接入位置,分析计算了不同中压配网典型接线模式的可靠性指标变化趋势,以及相同条件下不同接线模式之间的对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推荐了适合微网接入的接线模式及适合的接入容量,同时对不同接线模式的微网接入位置提出了建议。
2013年01期 v.25;No.11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6 ] - 肖园园;李欣然;张元胜;马亚辉;徐振华;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directly driven wind turbine with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D-PMSG)是分布式电源中的主要发电机型。通过分析D-PMSG的工作机理和运行特性;结合双环控制及功率追踪策略,分别构建了D-PMSG及含有D-PMSG的配电网络的仿真模型;将D-PMSG视为功率消耗为负的广义动态负荷,提出了基于恒定功率控制电流源的D-PMSG暂态等值电路,推导出了以三阶微分方程描述的机电暂态等效数学模型。通过不同程度故障下的仿真样本的总体测辩建模,从拟合程度、泛化能力及参数稳定性等方面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12-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84 ] - 何吉彪;程浩忠;姚良忠;Masoud Bazargan;
为了对电能质量进行合理综合评估,提出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和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分析AHP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与比较矩阵的关系,找出对判断矩阵一致性影响最大的元素并进行修改。以电能质量国标中的规定值为绝对理想解、限制值为绝对负理想解,解决加权TOPSIS法中可能产生的逆序问题。结合改进AHP获得的权值,计算各评价对象与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判断各个综合评估结果是否合格并对各个评估结果进行定性分级。最后通过案例实现该方法的应用。
2013年01期 v.25;No.11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3 ] - 牟龙华;石林;许旭锋;刘晓明;
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on-line monitoring system,OLMS)的建设是换流站智能化建设的重点,也是设备由"定期检修"过渡到"状态检修"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配置策略,结合IEC 61850标准的架构体系,提出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总体结构;分析了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结合IEC 61850第2版建立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完整信息模型,新建了IEC 61850中没有的逻辑节点和监测数据。设计方案适合智能换流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改造或新建,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3年01期 v.25;No.114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3 ] - 王曦;王渝红;李兴源;赵睿;
附加直流控制是抑制低频振荡的有效手段,在多直流输电系统中,附加直流控制地点选择与振荡抑制效果息息相关,选择合适的控制地点尤为关键。基于矩阵束方法辨识得到了振荡模态强相关机组对于多馈入各条直流线路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进一步挖掘出振荡模态对应的控制敏感点,在控制敏感点附加直流控制将获得最优性能。使用了基于综合性能指标寻求最优参数的小方式直流调制对川渝电网振荡模态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控制敏感点的准确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柳睿;杨镜非;程浩忠;顾洁;陈彬;张功林;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可能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文中从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及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求取各指标的权重,同时通过效用分析将各指标的计算值模糊化得到其效用值,最后将所有考查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以福建某地区中压配网为例,建立33节点系统,对不同方案下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进行了评估,并对最终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法和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77 ] - 王晓亮;董海鹰;任伟;
针对单一状态评估方法不能全面有效利用750 kV电网二次设备多种运行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750 kV电网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方法。利用自检信息,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设备的状态评估;利用运行状态信息,通过马尔科夫预测法实现设备的状态评估;利用隐藏故障数据,通过隐藏故障判断实现设备的状态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DS证据理论将三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融合,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评估方法相比,基于信息融合的状态评估结果更符合750 kV电网二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2013年01期 v.25;No.114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4 ] - 史华勃;刘天琪;李兴源;
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对弱阻尼振荡和强迫振荡机理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以具有交直流并行联络线的四机两区域系统为模型,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方法,利用BAP和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低频振荡现象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的接入对系统阻尼的影响以及强迫振荡的影响因素,比较了两种振荡现象的异同。研究结果对低频振荡的分析、监测和控制有一定指导作用。
2013年01期 v.25;No.114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6 ] - 邓木生;王玺珍;黄俊;
新型换流变压器纵向不对称故障计算是其配套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设计的基础。基于新型换流变压器正常数学模型和添加法建立网络方程的原理,结合新型换流变压器的有向图,根据新型换流变压器纵向不对称故障的类型,通过修改故障支路对原网络方程贡献的方法来计算新型换流变压器各种纵向不对称故障。实际算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对于解决各种复杂多绕组变压器纵向不对称故障计算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2013年01期 v.25;No.114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董海鹰;魏占宏;杨玺;李晓青;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有效风速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速软测量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优化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风速软测量模型,以发电机功率、桨距角和风力机转速作为模型的输入,有效风速作为模型的输出,网络学习中采用可变的学习速率和可变的动量学习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神经网络风速软测量模型相比,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速软测量方法是有效的,风速的估计值较好地跟踪了有效风速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9 ] - 白雪;袁越;吴博文;傅质馨;徐锦才;
对我国小水电的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性分析,建立了电气设备故障率的故障树模型,选择坝顶配电室为故障树的顶事件,并用下行法求出了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通过对浙江省某小水电站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概率计算,获得电气设备故障对顶事件造成的故障安全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线路上的开关设备是导致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重要设备元件,直接影响着整体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付明晓;李守智;
为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最大风能追踪(MPPT),对传统的登山搜索法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将原策略中的计算参数由风力机输出的机械功率转换为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并与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相结合。该方法可在未知风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实现MPPT,并不依赖于风力机的参数和最优功率曲线。
2013年01期 v.25;No.114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12 ] - 陈增禄;刘娟娟;马鑫;汪冰;颜廷欣;
为了避免转子参数对低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压输出控制型变频器,分别按定子和气隙磁链定向时的矢量控制。推导出磁链定向时的解耦控制方程,在附加一定形式的去耦项之后均可实现完全解耦,并且转矩和磁链检测算法均与转子参数无关,可大幅改善闭环控制的鲁棒性和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由电压输出控制型逆变器驱动的定子或气隙磁链定向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动态调速系统会具有新的更大的应用优势。
2013年01期 v.25;No.114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3 ] - 彭劲杰;樊晓平;李刚;
提出一种新型连续无功补偿装置,对其进行设计和仿真验证。首先给出了该补偿装置单相总体结构,在该结构中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和连接电容串联后并入电网,无源滤波器组直接接入电网。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推导出该结构的无功补偿容量,推导出谐波抑制函数并用其分析了该结构的谐波抑制原理及特性。该补偿装置同时能抑制谐波,特征次谐波由无源滤波器抑制,SVG的容量大大减少。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性能。
2013年01期 v.25;No.114 86-9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0 ] - 李刚;樊晓平;彭劲杰;
提出了一种能应用在中高压系统的低成本的新型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给出了新型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该滤波系统的滤波原理,对注入支路进行设计和分析,并讨论了该滤波器的谐波抑制能力。利用戴维南定理对该滤波器的结构给出了等效开关模型,由此模型推导出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低成本的新型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很好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能力。
2013年01期 v.25;No.114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68 ] - 张凯航;袁越;傅质馨;
理想的孤岛检测方法要求在快速检测出孤岛状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在传统无功电流扰动孤岛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正反馈的无功电流扰动孤岛检测法。该方法通过施加周期性无功扰动电流,并将电压频率前馈,当频率发生改变时进一步施加无功扰动电流,使频率越限,从而实现无盲区孤岛检测。该方法具有不影响电网频率,不向电网注入谐波,对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的影响极小等优势。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84 ] - 廖苑晰;李华强;韦平;王伊渺;林茂君;戴旭;
电网连锁故障的演变是一个随机过程,而大部分线路断线故障都可以用断路器的开断进行描述。贝叶斯网络能够灵活描述不确定信息,并能进行不确定性推理。以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系统实时网络拓扑并计算故障概率,同时引入能够反映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支路静态势能函数来综合构建出风险指标,进行连锁故障模式识别。以IEEE-30母线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能够搜索出各种连锁故障模式集,并能反映出各个模式的严重程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3 ] - 汪佳;姚建刚;孙谦;吴昊;李昀;金鑫;
针对火电厂负荷优化分配问题,将同时考虑发电成本、污染排放和负荷调整时间三个方面,建立多目标优化组合模型。在优化算法上,提出一种小生境遗传禁忌搜索混合算法。此算法以小生境遗传算法为主体,避免传统遗传算法"早熟"和解的多样性不足的问题;并结合禁忌搜索思想,使用TSR算子进行交叉操作,改进了传统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和收敛速度有待提高的问题。以某火电厂2台200 MW和2台300 MW机组负荷优化分配为例,将所提混合算法与其他两种传统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此改进混合算法的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107-11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4 ] - 覃浩;杨洪耕;
当信号中两频率成分的频率差小于一个频率分辨率时,在频域会发生严重的主瓣干扰,使得传统的傅里叶变换(DFT)及其插值算法完全失效。文中以10个周波采样长度为前提,分析了传统加窗插值方法在两频率成分发生主瓣干扰时失效的原因;根据DFT谱线的相位特性,并利用频域向量分解法,分别求出发生了主瓣干扰的两个频率成分各自的频率、幅值以及相位。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计算简单,能够有效分离出信号中频率差小于一个频率分辨率的谐波和间谐波成分,校正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2013年01期 v.25;No.11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张勇;陈红坤;吴茜;尹力;缪翼军;
高压直流输电将成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但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的基础教学和培训的软件开发研究较少。为提高高压直流输电教学培训的效率,利用虚拟仪器开发设计了高压直流输电教学培训软件。该软件从换流站参数、控制方式等实际情况出发,对稳态运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利用该软件以天广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进行模拟仿真,表明该软件的仿真效果达到设计目的,可以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教学和培训工作中。
2013年01期 v.25;No.114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杜旭;葛少云;李小宇;赵洪刚;巩向兵;
为解决当前电网规划的协调统筹工作缺乏支撑平台的问题,结合电网规划系统省地一体化的应用要求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通过应用流程标准化技术和工作流技术,设计并系统构建了基于一体化工作流的电网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规划任务管理等规划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实际应用表明,应用工作流技术能够将各项管理工作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从设计层面确保规划系统对规划业务管理工作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2013年01期 v.25;No.114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5 ] - 郑扶民;罗凤章;魏炜;马丛淦;徐英虎;
针对城市电网无功优化规划工作缺乏支撑工具的问题,结合实际业务特点,运用多层次的问题分解和分层架构设计思想,研发了适用于城市高中压配网的无功优化规划软件模块,包括优化计算、原始数据与结果数据管理子模块,涵盖现状年及目标年单阶段和多阶段无功优化规划功能。可以嵌入到电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CNP)中,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使用。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块能够辅助完成城市电网无功规划任务,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
2013年01期 v.25;No.114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李学福;胡高峰;冯光;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是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提高电压稳定性和减少网损的重要方法。以配电网网损费用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最大、一般和最小3种负荷方式模拟配电网的实际运行。应用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进行无功补偿点位置的选择,使用前推回代法潮流计算分别确定最大、一般和最小三种负荷方式下的无功补偿量,并通过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固定部分和可投切部分来实现不同负荷方式下的无功补偿。对24节点辐射网络算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2013年01期 v.25;No.114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7 ] - 武峰雨;乐秀璠;南东亮;
对风速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减小或避免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风电场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根据风速具有混沌特性,提出一种相空间重构的极端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machine,ELM)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通过确定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对样本空间进行重构,使新的样本更能反映风速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ELM进行短期风速预测。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该方法具有学习速度快、泛化性能好等优点,为风速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2013年01期 v.25;No.114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85 ] - 尹专;刘天琪;江东林;晏小彬;周晓燕;
为解决含风力发电配电网故障时的孤岛划分问题,实行离线制定重要负荷备选供电路径与在线搜索孤岛相结合的孤岛划分策略。在备选供电路径时考虑储能电池以确保形成孤岛时对重要负荷持续稳定地供电;在线搜索时则结合备选路径与风机实时出力情况,搜索形成的孤岛能够满足功率约束并最大程度保证负荷供电,减少停电损失。搜索模型求解中利用易于编程的生成最小树算法,最后通过美国PG&E69节点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2013年01期 v.25;No.114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7 ] - 周晓燕;刘天琪;李媛;汤凡;袁园;
微电源的接入会对传统电网电压和频率造成较大影响,针对由4个不同类型微源组成微电网接入配电网后存在的并网、孤网和两种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建立了参数更为接近实际的微电网控制模型以研究并网孤网互换、孤网下投切负荷或微源等3种运行模式的平滑过渡。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每种运行模式下采用功率优化前后的各微源出力以及微电网交流母线电压频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功率优化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现平滑过渡的同时,可提高被优化微源的利用率。
2013年01期 v.25;No.114 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5 ] - 丁思奇;曼苏乐;崔灿;胡志勇;
大型电弧炉在生产过程中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能够平滑、快速地改变发出无功功率,已成为动态无功补偿的核心装置。为解决实际系统关键参数不确定且受到不可测量干扰问题,对应用于电弧炉治理的STATCOM采用H∞控制。根据系统性能要求选取混合灵敏度设计中的加权函数,计算广义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实现,最后通过解Riccati方程得到鲁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应用H∞控制的STATCOM明显减轻了电弧炉负载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2013年01期 v.25;No.114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3 ] - 张岭;张勇;刘金宁;谷志锋;叶秀羲;
针对专业基础课课时被压缩与知识需求的迅猛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旧有知识与现代先进技术和新方法之间的对接和协调问题,以"电路分析"课程为例,提出"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课程内容改革新思路,将"横向关联教学法"应用于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并给出了新型电路元件的应用实例,构建了教员能力自我升级体系,实现了横向关联教学与教员能力自我升级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教员的施教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了学员的知行合一素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01期 v.25;No.114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